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金秋9月,当浓郁的民族风情遇上蓬勃的产业活力,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起创建,产业知名机构联合指导,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棉花信息网)运营管理的专业培训——2025棉花纺织产业产销协同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正式拉开帷幕。该研修班以“汇聚产业精英,培养专业人才”为培训使命,聚焦产业上下游发展痛点,旨在助力参与者通过实地调研、交流互鉴与理论学习,深度洞悉南疆棉花与纺织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探索优化经营服务模式,进而推动产业上下游实现高效协同发展。
首日,研修班团队走访了喀什地区多家纺纱企业,走访企业生产以环锭纺为主,同时也有气流纺、环锭纺、涡流纺等生产设备。新疆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新疆前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料一般不从外部采购,当前主要生产32支、40支精梳紧密针织纱线;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较大,走访的第三、四车间整个纺纱流程均采用进口设备,同时还生产粘胶以及粘胶与涤纶混纺的涡流纺纱和纯棉气流纺纱,整体经营形势好于上年,用棉量预期增加。参观过后,徐福华副总经理以《新疆棉纺产品发展趋势及纺纱工艺》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历和宝贵经验,以案例的形式生动的分析了棉花各项质量指标对成纱品质的影响,将原棉质量数据具象化,帮助学员掌握不同品类纱线对棉花的需求,助力产销高效对接。
在新疆喀什齐鲁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参观交流时了解到南疆的棉花种植改良不错,棉花质量逐步提高。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大类产品虽不缺订单,但整体竞争压力较大,员工流动性也不低;某20万锭气流纺企业主要生产高质量的气流纺纱,以32支和40支为主,订单已接至年底,产品供不应求。所走访企业反馈基本都是订单式生产,企业满开工,成品库存保持低水平,甚至无库存,产品以针织纱为主,纱线销售疆内占比不高,主要销往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企业原料库存整体充足,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左右,个别企业备货至新棉上市。从原料采购情况看,资源基本来自于南疆,喀什地区当地配一定比例使用。同时,学员还就纺纱的制造成本、用工情况、新疆棉纺产业政策驱动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除企业实地调研外,研修班还组织学员走进喀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深入全面了解当地打造喀什综合保税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多项优惠政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围绕喀什自贸区独特优势,结合当下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自治区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分析了投资政策落地路径与潜在机遇,推动学员与南疆棉纺产业深度链接,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